即時新聞
2022.10.30

Fed打通膨未見效?克魯曼:數字會說話 只是晚一年

經濟日報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今年來聯準會(Fed)藉一連串大幅升息打通膨,美國經濟卻似乎尚未見到明顯降溫跡象。常言道「數字會說話」,從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2.6%、9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率5.1%,似可得到印證。

然而,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表示,即使數字會說話,所說的卻很少忠實反映現況;就美國經濟數據而言,此時的數字甚至可能是一、兩年前的回音。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今年來Fed設法藉一連串大幅升息讓經濟降溫,進而把通膨壓下來。他認為,其實Fed的行動已成功導致金融情勢大幅收緊。這主要透過兩條路徑進行:一是收緊貨幣政策會推升房貸利率,造成房價下跌;二是導致美元勁升,這終會削弱美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至少從金融市場角度來看,這兩種方法都逐漸見效。

但目前為止,美國經濟降溫跡象卻不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最新報告顯示通膨仍熾熱,而周四公布的GDP顯示季增年率2.6%,翻轉之前一連兩季萎縮的頹勢,清楚駁斥上半年已陷衰退的論調。

乍看下,這是否意味著Fed還必須進一步猛力升息呢?克魯曼說,目前的數據讓樂觀或悲觀看待Fed政策和通膨展望者,都有充分資料可言之鑿鑿大作文章。先看數據到底說了什麼話,又有什麼訊息是隱藏在標題數據下沒說到的。

美國經濟繼第1季和第2季萎縮後,第3季GDP季增年率升回到2.6%,確實很強。但克魯曼指出,季比成長率的變化往往是受易於波動的項目牽動,只盯這些數據往往看不清基本的經濟趨勢。就第3季GDP而論,上季經濟恢復正成長,大致是因為實質貿易逆差下滑(掩飾了其他方面的疲態),或許反映之前供應鏈被打亂(如今已大致消退)導致的漣漪效應。

為排除貿易逆差造成的統計數字雜訊,一些觀察家聚焦於「核心GDP」—剔除淨出口、庫存變化和政府採購。「標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向下沉淪,但第3季恢復成長;對照下,「核心」數據訴說的故事則是:美國經濟逐步減緩,到此時大致已停滯不前。

再者,強勢美元也終將抑制出口,進而大幅拖慢美國經濟。此刻尚未見到這現象,主因是美元升值對貿易的影響會隔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會顯現。一般認為,強勢美元對貿易收支產生的負面影響,通常需要兩年或更久才會充分展現。

換言之,Fed今年來努力收緊貨幣政策讓經濟降溫,兩條傳導路徑當中的一條(美元勁升),限縮經濟的效果大致要到將來才看得到。另一條路徑(房貸利率),已經抑制住宅投資並拖累成長。

可確定的是,Fed收緊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尚未充分顯見。

同樣地,也有理由相信,從Fed收緊政策到政策效應反映在通膨數據上,兩者之間有很長的時間差。

關鍵在BLS衝量居住成本的方式,大致反映承租人支付的平均價格,再用此數來推估屋主假如把房子租出去可能付出的成本。用這種方式評估生活費有其道理,但據此判斷經濟現況就有問題,因為房客大多簽有租約,早就決定他們支付的房租金額,跟新租戶現在支付的費率截然不同。BLS最新研究發現,平均而言這種延遲大約相差一年。

意思是:官方的居住價格通膨指標—占整體通膨指標一大部分,在各種核心通膨指標的占比更大—反映的是2021年尾的住宅市況,而不是今日的市況。

一年前,美國租金以二位數升幅勁揚,部分是受遠距工作相關需求驅動;但如今情況已改觀,最近高盛分析師估計,目前市場租金的增幅以年率計僅3%,約莫回到疫前水準。許多分析師預期,租金漲幅將進一步減緩,甚至開始下滑。官方通膨指標終會訴說租金增幅減緩的故事,但可能要等到明年某時了。

「真」通膨果真降下來了嗎?美國勞工部28日公布的聘僱成本指數(Employment Cost Index,ECI)是專家密切關注的指標,被視為比平均工資數據更能忠實反映實際的工資成長。(結果,第3季ECI月比攀升1.2%,年比升幅為5%,都比第2季趨緩,在一堆難看的通膨數據中,露出一絲光亮,顯示勞動市場沒那麼緊繃了。) 克魯曼表示,工資增速仍太高,有違Fed的2%通膨目標;但隨著工資成長減緩,如今大約比疫前高2個百分點左右,顯示基礎通膨率約4%。這跟假如把BLS核心通膨中的居住成本以新租金增幅替代,算出的結果大致相符。

克魯曼認為,這顯示美國在「通膨坑洞」中並沒有陷得那麼深。更何況,過去的工資成長,和租金飆升一樣,部分反映一次性的疫情相關震撼,久而久之就會消退。

那麼,Fed還需要進一步大幅升息嗎?或者,已經升過頭了?克魯曼認為,有紮實的論據支持通膨率即將降下來,至於這足不足以說服Fed在11月升息後就放緩緊縮腳步,仍是見仁見智的問題。過去一年來,對通膨展望樂觀者如克魯曼本人,的確判斷錯誤,悲觀者看法正確。然而,過去的結果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

原文網址: Fed打通膨未見效?克魯曼:數字會說話 只是晚一年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43306935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