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2023.10.14

國發所《記憶家園》放映座談 關注航空城人文變遷

【社科院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訊】

社會科學院與國家發展研究所於10月13日舉辦桃園航空城紀錄片《記憶家園》放映座談會,邀請本校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及該片導演李立劭,與政大師生共同觀賞首部航空城人文變遷紀錄片,進行分享與交流。


《記憶家園》放映座談後大合照


《記憶家園》聚焦桃園航空城計畫,以59位受訪者口述歷史為田野基礎,發展出該片的脈絡,嘗試喚起土地與人之間的記憶關聯,為將來的航空城留下屬於自己的歷史痕跡。

該片聚焦航空城計畫第一期優先開發區域(竹圍、沙崙、海口、菓林、大海等里)空間與人物,以影像捕捉空間改變下的人、事、物狀態,呈現歷史空間下的人物記憶、空間關係與遷徙移動的行動歷史。

李立劭於放映後分享自己伴隨這部紀錄片的複雜感受,在政大放映日的一早,在行政院前拆遷戶正進行維護權益的陳抗,他本人也到了現場,看到藍綠兩黨民意代表難得團結在一起,但是除了權益相關民眾,一般民眾對這樣公共議題卻並不在意,可能只有在學校或一些特定場域才會被關注到,他真的覺得很遺憾。李立劭選擇桃園航空城進行歷史紀錄,主因是桃園機場附近的居民在近百年間經歷了4次搬遷,從日劇時代的空軍機場興建,歷經桃園機場的興建、擴建,到桃園航空城,正如片中的陳阿勇提到,好不容易安頓好居所,隔幾年又收到徵收遷移的通知,李立劭透過影像拍攝、口述訪談,紀錄、追溯當代居民面對家園變遷的情感,讓這段歷史行動,以紀錄片保存下來。

國發所所長劉曉鵬主持《記憶家園》放映座談會,並介紹兩位與談人


與談人楊松齡為本校地政系校友,曾任社會科學院院長,現任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與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他為國內土地法專家,長年受邀協助政府各類土地開發規劃、評估任務,談到桃園航空城,信手拈來地解釋該案為全國空前,也可「絕後」的超大型區段徵收,總面積高達3000多公頃,由5大區域組成,包括桃機專用區(1700公頃)、自由貿易區(100公頃)、產業專區(如物流、運輸600公頃)、商業區(500公頃)、住宅區(500公頃),最初是由桃園縣縣長吳志揚提出,在首任直轄市長選舉期間,也成為選舉焦點,楊松齡回應李立劭對於臺灣公共議題的感慨,以航空城為例,就能看到在野時反對,在朝時更積極的反差。


楊松齡說明桃園航空城規劃之初,主要是為了解決桃園機場趨近飽和的設計容量,2011年由行政院核定航空城建設綱要計畫,興建第三跑道及附近產業開發,並以區段徵收為開發方式。然而桃機專用區所需要的面積其實只佔後來規劃的1/2強,區段徵收面積卻擴張近1倍,他說明在經濟學「尋租」行為的驅導下,區段徵收成為我國各級政府的「魔戒」,大家都希望透過區段徵收,讓地區獲得更好的發展或利益,以航空城而言,目前已拆遷三萬餘人口,規劃希望未來容納18萬人口,他以民國60年林口新市鎮的開發為例,開發時規劃容納30萬人口,經過50年,林口的人口仍未達規劃的半數。他強調任何一種土地或都市的規劃,至少要經過20到30年才能呈現效益,因此必須慎之又慎。

楊松齡再以美國密西根州韋恩機場(Detroit Metropolitan Wayne County Airport)為例,在擴建機場跑道時,韋恩郡政府同時規劃擴大徵收面積,用以興建商業及科學園區,被徵收人民旋即提起訴訟,2004年密西根州最高法院判決,韋恩郡政府敗訴,判決要旨即在於徵收不得逾越公共使用目的之必須範圍;而今年6月12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也就「機場園區」區段徵收,宣判撤銷9戶區段徵收的土地處分,雖與美國案例有所不同,但是徵收的公益必要性、侵害最小之手段與比例原則,仍是政府在公用徵收時應該落實尊重的原則。

本次放映座談會,社會科學院前院長、經濟系教授莊奕琦與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民族系副教授王雅萍全程參與,莊奕琦表示透過這場放映座談,清晰呈現了經濟與土地一起時的人文脈絡的連結,甚有內涵,但是這麼重大的規劃過程中,有沒有充分的評估、有沒有尊重公用徵收原則、有沒有完整的溝通,最後是如何拍版定案,這些或許才是能否合理設計,循序推進,順利完成的基礎。

王雅萍則提出利益相關人的考量,也詢問紀錄片放映後居民的感受,該片總策劃吳家惠回應,其實紀錄片拍攝之初,恰逢防疫期間,加以政府政策的滾動不明,其實幾乎沒有民眾願意坐下來參與,在製作團隊搶救田野計畫的努力下,居民逐漸認同透過影像留存人與土地之間歷史的重要,在自己的歷史自己寫的心境下,終於完成《記憶家園》紀錄片。去年11月22日首映會與在航空城計畫內受影響之竹圍國小的放映,都邀請了受訪者出席,居民從影片中看到屬於自己的家園與歷史被具像呈現,除了向拍攝團隊表達感謝,更感動於能讓以後的人們能有資料認識他們寶貴的記憶與家園。

《記憶家園》拍攝過程中,拍攝團隊親眼見證了大規模土地夷為平地,地面物與景觀的急速的變化和消失讓他們感到相當大的衝擊,這段紀錄至今還在更新,製作團隊相信透過紀錄片的回憶,將成為無可替代的文化資產,國發所所長劉曉鵬更建議李立劭可以思考將這樣一部有價值的紀錄片改編成為劇情片,就如同《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與《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成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諾曼第戰役深刻進入當代民眾的記憶中,透過影像、劇情,在某種程度上,歷史將更容易得到大眾關注,也更能發揮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