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2022.06.24

郭紀子/真的能與病毒共存嗎?再談「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

面對新冠疫情(COVID),從今年四月初,政府突然從「零確診」改變為強調防疫「新台灣模式」,台灣迅速走上「與病毒共存」這條路。我感到很憂心,所以,文章開始,我想引述倫敦大學學院(UCL)臨牀運籌學部門負責人克里斯汀娜·佩格爾(Christina Pagel)指出,生活回歸正常軌道有前提條件。

她指出可以減少新冠疫情對未來影響的八項關鍵變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戶外非常安全——所以讓室內空氣可能地像戶外一樣。這將涉及對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以改善通風以及過濾和清潔空氣。」她還表示,這並不簡單,但當我們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它將有效對抗任何未來的變異和任何空氣傳播的疾病。[1]

一、「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之提出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剛剛爆發之時,我首次在台灣提出「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兩大概念,並特別於中廣專欄節目「郭董的物業管理論」以及三立新聞等媒體[2]闡述個人觀點。筆者認為,SARS與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的影響,「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必然會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防疫建築」應該考量在建築物規劃設計之初,從建築設計階段即導入「防疫」觀念,善用新科技成果,透過新設計、新建材及新工法等應用,改善通氣、排水、動線、隔離通道與空間等問題,來阻斷或消除細菌、病毒傳播的可能,改善環境與空氣品質。「建築防疫」則考量建築物落成後的全生命週期防疫管理以及既有建築物的防疫改善措施;我們過去常見的如癙患防治、除蟲消毒、壁癌防治、給水過濾與水池清洗、室內空氣品質監測與改善等等,這些管理維護措施,已經顯得不足,必須有更精進的作為。「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兩者相輔相成,「防疫建築」是「建築防疫」的基因工程,先天不足,則後來可能無力回天,「建築防疫」則是「防疫建築」的保障、維繫與持續改善;兩件事物都做好,則可收到相得益彰之效。

隨著疫情發展,對於防疫建築的專業洞見,以及如何持續落實與改善既有建築防疫,已然如所料,成為新顯學。疫情爆發之初,未及進行充分研究,僅根據個人長期從事物業管理的經驗,提出以下看法:

首先,高層建築物越來越普遍,大量人員集居,每天製造大量的生活雜排水、廢棄物以及廢氣,當前,「防疫建築」首先必須解決排水及通氣問題。在台灣,住戶經常抱怨的排水及通氣問題,包括樓上沖馬桶樓下有噪音及臭氣、水管排水不暢、家裡有異常風切或水錘作用(Water Hammer)振動噪音、冒臭氣、排水管路阻塞、水管漏水、室內空氣品質不良、設備維護不方便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影響居住品質,也會影響居住者的健康。

其次,廢棄物處理問題,也有許多隱憂,垃圾置放與處理空間不足,或規劃不當,動線不良,新建案常見在地下樓層,排風不暢,冷凍冷藏設備耗能,甚至產生冷凝水問題,都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第三,是公共設施規劃敷衍,健身房、交誼廳、圖書室、游泳池等許多公共設施都有通氣不良、清潔不易的問題,尤其位於地下室的二次施工設施,對於使用者的身體健康不利,也會是建築防疫的重要隱患。

第四,應儘量避免「天井」房。房屋天井為採光與通風,但天井可能成為排煙、排氣的豎井,不僅在火災發生時,有煙囪效應,防火安全管理難度與危險性提昇,而且,容易造成「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情形,「拔風、串味」,疫情傳播機率高,造成跨樓層感染現象。

第五,避免無外氣導入的循環風空調。台灣氣候溫濕,非常容易發霉,滋生黴菌,塵螨危害人體健康,而一般空調設計採用的標準都引用美國冷凍空調協會(ASHRAE)標準設計,美國氣候環境與台灣不同,標準是否恰當值得我們探討。

許多空調安裝在密閉空間,且無外氣導入,僅是室內空氣循環送風,不僅導致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偏高,也容易讓細菌病毒傳播,感染室內人員,引進外氣同時重視室內環境溫度與濕度的控制,必須兼顧。

以上這些個人想法,經過媒體報導,當時引起廣泛重視與很高的點閱率。產業界行動最快,立即就有「防疫建築」廣告問世。

 

二、防疫常態化,應思考如何減少建築物內的病毒,而非與病毒共處一室

許多公共衛生學者的研究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恐將持續,未來也可能還有其他疫情大流行,呼籲人類要學會與病毒共處。個人認為,從建築領域的研究角度出發,應該呼應公衛專家的警示,展望未來建築物發展,推動全方位的「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努力減少甚至消滅建築物內的病毒,才是我們的使命,而非真的與病毒共處一室。

尤其在疫情嚴重的時期,往往需要採行嚴格的管制措施,且多數時間居民必須停留住宅社區內。以現今台灣地區的居住型態而言,大部分的居民都居住於連棟建築或是在獨棟建築的多戶住宅中居住,較少的比例居住於單戶住宅中,因此,重點則會落在這類集合住宅社區居民防疫行為的共同行動上,集合住宅防疫措施推行即成為一項最重要的議題。

2.1住宅與健康

早期住宅受建築資金或技術限制,部分的建築條件較差,可能缺乏足夠的建築間隔空間、獨立衛浴系統與廢汙水處理系統等必要維生系統,並可能使用較差的建築材質且缺乏足夠的管理維護。住宅與人體健康已經有眾多的研究證實彼此的關聯性,以住宅的建築材質為例,使用鉛管的供水系統已受證實與人體攝取過量的鉛有關聯 (Needleman andGatsonis, 1990),並會導致神經系統與腎臟負擔 (Sharfstein, Sandel, Kahn and Bauchner, 2001);而較為潮濕的建築環境則與黴菌滋生有關聯,且黴菌也被證實與呼吸道疾病有高度關聯 (Koskinen, Husman, Hyvärinen, Reponen and Nevalainen, 1997)。其他與建築條件相關的疾病影響尚包括(但不限於)建築溫度控制、擁擠程度、噪音汙染與住宅老化等相關問題 (Howden-Chapman, 2004)

2.2住宅與疾病

住宅的條件會影響居住者的健康,同樣也會影響疾病的傳播,Karim, Ijaz, Sattar and Johnson-Lussenburg(1985)的研究即顯示較高的濕度與較低的溫度會增長鼻病毒(rhinoviruses)、它種小核糖酸病毒(other picornaviruses)與腺病毒(adenoviruses)的傳播,而相對較低的溼度則有利於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A)存活與傳播,類似研究結論亦可見於Lowen, Mubareka, Steel and Palese (2007)

在持續增加的研究中顯示,新冠肺炎主傳播途徑乃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Xu et al., 2020),其中又以飛沫傳染為主要途徑,兩者的傳染範圍也都屬於短距離傳染(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9)。由於飛沫傳染仰賴於小型懸浮微粒(Small-particle aerosols)與大型飛沫微粒(Large-particle droplet aerosols),因此空氣傳染特性與建築內部的通風系統有關聯,以Hall (2007)的病毒實驗與對照組結果建議,醫用口罩確實具有對口鼻的防護效果;另外,接觸傳染則涉及到病毒停留的表面,一般而言硬體物質表面較多孔物質更有利於病毒存活及傳播(Bean, Moore, Sterner, Peterson, Gerding and Balfour, 1982),因此建物內部的接觸區域、材質與消毒清潔程度則會影響新冠肺炎病毒傳染的效果。

其他種新冠肺炎的傳播可能尚包含患者的糞便感染途徑,由於現有研究已經確認患者的糞便中存在病毒(Chines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0),因此住宅或建物經由廢汙水與糞便相關途徑傳染病毒亦為可能的方式之一(Liao, Mui, Cheng, Wong and He, 2011)。較長距離的飛沫或是空氣傳染雖尚未完全證實其可能性,但流感、SARS與天花等類似性質的傳染疾病已證實可於空氣傳播(Tang, Noakes, Nielsen, Eames, Nicolle, Li and Settles, 2011),故建築的內部通風系統仍應保持高度的注意,可採用的工程控管法(engineering control method)可包含通風與空氣分配類型、換氣率、環境因素(濕度與溫度)與工程消毒(過濾或紫外線照射)等類型(Aliabadi, Rogak, Bartlett and Green, 2011)

2.3住戶與防疫的認知

認知與行為達成的研究最早可以從Fishbein在心理狀態與行為的研究開始(Fishbein, 1963),並逐漸形成早期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的內容(Fishbein and Ajzen, 1975)。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會受到自我的目的(behavioural intention)所影響,而個人的態度則會影響自我的目的最終形成行為。由於理性行為理論仍有行為預期的缺陷,因此後續補充認知行為控管(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而成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認知行為控管代表行為人對於執行能力的認知與控制行為結果的程度(Ajzen, 1991)TPB認為人最終採取的行為會受到行為目的與認知行為控管所影響,行為目的又可再細分為態度、項目規範(subjective norm)與認知行為控管,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行為目的的形成。而總結以上的因素,防疫行為屬於實體活動行為的一環,也可適用TPB的模式進行預測,Ahmad, Iram and Jabeen (2020)即對於防疫行為各項認知進行整理與實證,研究顯示項目規範、風險認知、防疫知識、防疫態度與政府防疫宣導等因素正向顯著影響個人防疫目的;Jelovčan, PrislanandMihelič (2020) 對年輕成人的防疫行為研究也顯示態度會正向影響行為產生,項目規範與認知行為控管則在非年輕成人模型具有顯著結果。

防疫的態度與相關認知確實可以影響人們採取相關行為,未來建築尤其住宅社區,具有防疫功能的「防疫建築」以及能夠做好社區防疫的「建築防疫」,必然也會影響居民對特定建築產品或社區認知的形成。

 

三、社區防疫自治措施落實狀況分析

台灣集合住宅社區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展現出的自治能力可為社區韌性建設以及未來的建築發展提供重要參考。筆者蒐集政府及相關機構對於社區防疫的重要指引,再以質性研究之非結構性的訪談、半結構性專家會議,調查台灣集合住宅社區防疫自治措施項目,最後運用線上結構性的問卷調查。並針對台北市部分七層樓以上(有電梯)的老舊社區實地訪問,以結構性的問卷調查十項經常實施之自治措施落實情形。研究範圍以台灣七個人口集中的重要城市為主,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其他縣市(基隆市、苗栗縣、新竹縣、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雲林縣()、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澎湖縣、金門縣)人口較少,居住分散,樣本也相對較少。

202010月至11月期間,線上結構性的問卷調查,共收回200份有效問卷。針對問卷調查結果,運用ANOVA進行統計分析,各組別皆效果顯著。

社區防疫自治措施不同項目之落實狀況有明顯差異,如何進行調整、改善,以確保社區防疫自治措施之正確性、有效性,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以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頒布實施為分界點,之前的老舊集合住宅社區,在社區防疫自治措施的落實上落差極為顯著;其形成原因為何,值得進行後續研究;老舊社區防疫自治措施落實狀況之落差是否可能成為社區防疫的破口,亦應引起重視。台北市七層樓以上(有電梯)1995年前的老舊社區,隨機抽取之十項防疫自治措施,執行率為34.10%,高於全台灣1995年前123個老舊社區樣本執行率17.26%,其原因是否因地區差異或樣本性質差異等,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四、「防疫建築」與「建築防疫」,要怎麼做才安全[3]

回顧歷史,二戰之前,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特別是城市的急劇膨脹和居住環境的惡化,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住宅區過度擁擠、用水安全等居住衛生條件對居住生活品質的影響。19世紀和20世紀初期大規模地改善公共健康和住房運動,就是通過改進城區供水系統、衛生設備和空氣流通設施,改善過度擁擠的住房狀況,大大減少了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二戰之後,人們反省大規模建設之後出現的衛生防疫與安全健康問題,不斷改進建築設計、規劃與管理等,但是,室內空氣品質相關的致病建築物綜合症(SBS)、建築物關聯症(BRI)和室內化學物質過敏症(MCS) 等仍然凸顯了「致病建築」或「致病住宅」(Sick House )引起疾病的嚴重性。2003SARS流行期間,香港淘大花園住宅區爆發了329人感染、被稱為最嚴重「疫廈」住宅建築感染致病事件。近年新冠病毒感染案例,香港、台灣等多地也分別出現同一棟樓不同樓層用戶相繼感染的情況,專家推測可能存在不明傳染源,其病毒可能透過環境傳播,包括飲水方式,或是順著通風、排水系統擴散。[4]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住宅建築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是阻斷疫情蔓延擴散的重中之重。新冠病毒疫情是對我們住宅發展與物業管理體系及其相關領域應對能力的重大挑戰。

大樓社區的居住,建築密集、人口集中、人際互動頻繁,存在著疫情防控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雖然政府對社區提出了防疫指引,提出感染預防建議和控制措施,但由於既有傳統住宅建築設計對生命健康安全保障及防疫的客觀認識經驗不足,不僅存在著衛生防疫的系統性技術措施缺失等現實瓶頸,而且在硬體方面,空間規劃、動線安排、設備與建材使用等等,應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也存在許多不利條件。面對如何應對新冠病毒等類似突發疫情防控的新課題,更要深刻看到建築與住宅面臨的革命性變化,以促進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過去的富人,喜歡以結合城鄉的方式居住,分別在城市與鄉村置產。他們在城市豪宅大樓過冬。到了疾病肆虐的炎夏,富人會逃離城市前往鄉間別墅避暑、避疫。但是,今日社會,越來越多的百姓往城市集合住宅聚集。疫後,我們還是住在城市的大樓裡。城市的居住環境、住宅建築及其防疫問題無以迴避地成為社會重要議題,尤其可能引發的交叉感染問題更應受到極大關注。

傳染性病毒疫情,在社區中的傳染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可通過住宅建築實施病毒傳播,反過來,我們積極地想,也可以因此加以阻斷,室內空氣環境質量控制技術措施也可以提高住宅建築的衛生防疫性能,從而降低病毒傳播機會或避免傳染性病毒疫情的發生。建設健康安全的人居環境成為人們追求的共同目標,隨著建築健康安全設計、健康安全建材推廣、相關管理與保障技術的研發,具有衛生防疫優良性能的新型防疫建築誕生,將是一次新的可以達成的轉型升級。

以住宅建設位居世界領先水準的日本為例,日本整體浴室因其性能優越已在普通的住宅中廣泛使用,同層排水、同層換氣與空氣消毒技術推廣應用,效果良好,此乃廁所與浴室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性能保障的集成技術,研究借鑒日本居住衛生防疫與健康安全保障的經驗,對台灣未來住宅發展大有裨益。

鄉下或城郊的透天住宅,雖然有人際接觸較少的優勢,也非一定安全,也要滿足住宅建築衛生防疫與居住安全健康保障方面的系統性要求。根據防疫人員提出的防疫盲點,南部地區最常見的透天厝住宅型態,污水直接排放到屋後水溝,長期淤積無人清理的結果,變成病媒蚊繁殖的溫床(陳弘道,2008)2015年入夏以來在台灣南部發生登革熱疫情,其中以台南市遭受感染者最多,影響居家安全及健康。

總而言之,不論是什麼樣的建築產品,未來的建築防疫設計,應滿足長期居家使用的舒適性、居住與辦公的靈活性、使用者活動的安全性與建築對健康的促進性;更應通過設計組織合理的空間、動線、引進或製造良好的空氣與妥善處理給排水等,且能引導居住使用者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從而為居住使用者營造安全、舒適、健康的建築環境。

    將不同國家傳染病預防指南的一般原則與多家庭社區的防疫管理實際措施相結合,總結出以下建議:(1)在入口、大廳和流通區域,建築物必須能夠有效限制人員,並對其進行消毒、記錄體溫、提供洗手液或消毒液,並對人員過境區域進行即時消毒,阻絕病毒於戶外;(2)衛生間、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設施,必須能夠有效控管、消毒,增強及時關閉與全面消毒、全面恢復使用的靈活性;(3)每天清潔公共設施經常接觸的表面,工作量增加,設備易損,必須考量安裝非接觸式設施,並使用耐用易清潔的材料,如音控開門器、音控電梯按鈕等;(4)建築空間與動線應能夠應對實施社會疏遠政策和自我隔離措施;(5)建立物業管理人員作為控制社區感染的帶頭人角色,服務區、接待區規劃必須有新思維;(6)擴大有足夠空間的儲藏區和冰箱儲藏食物;(7)提供充足的電源插座,增加Wi-Fi網絡的可用性,通過APP、社區線群或視頻會議等電子技術實現社區防疫,也增加居家辦公、居家上學的方便性;(8)禁止措施及處罰措施,容易引起糾紛,封城管理違背人性需求,「防疫建築」應能儘量避免此類情形發生,將住戶或建築使用者的防疫行為化為自覺行動或無知覺被動行動(Chi-Tz Kuo,2021)

 

作者:  郭紀子   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

 

參考文獻

1.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因應指引:社區管理維護》,2020

2.新北市政府,《109年新北優質防疫公寓大廈評選活動計畫》,2020

3.https://travel.setn.com/News/689668,三立新聞網

4. https://covid19.mohw.gov.tw/ch/np-4823-205.html,衛生福利部,成功防疫關鍵因素

5.https://ctee.com.tw/house/celetalk/474229.html,工商時報,2021.06.13

6. 台灣南部地區登革熱擴散地圖及環境影響因子分析,陳弘道,2008

7. The Impact of Community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Measures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Epidemic Prevention. Chi-Tz Kuo1,, Hsiao-Jui Sue and Po-Han Chen,2021

8.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COVID-19 spread in multi-family community,Chi-Tz Kuo,2021

9. Xu, C., Luo, X., Yu, C. and Cao, S. J., 2020, “The 2019-nCoV epidemic control strateg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building healthy smart cities”, Indoor and

10.Ahmad, M, Iram, K. and Jabeen, G., 2020, “Perception-based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ntion to adopt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0.109995.

11.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12.Aliabadi, A. A., Rogak, S. N., Bartlett, K. H. and Green, S. I., 2011, “PreventingAirborne Disease Transmission: Review of Methods for Ventilation Design in Health Care Facilities”, Advances in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1-21.

 

[1] Opinion: Eight changes the world needs to make to live with COVID,23 February 2022,Professor Christina Pagel

[2] https://travel.setn.com/News/689668,三立新聞網

[3] https://ctee.com.tw/house/celetalk/474229.html,工商時報,2021.06.13

[4]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6041,康健編輯部,20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