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4.04.02

囤房稅2.0研討會 賢才齊集共創房市更好未來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 訊】

各貴賓會前合影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聯同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3月23日舉辦「囤房稅2.0對房市投機影響分析」研討會。活動首先由財政部部長莊翠雲的致詞揭開序幕,隨後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進行「房屋稅差別稅率2.0」的專題報告。活動分為上下午場,上午場邀請了財政部的官員、學者以及不動產開發代表進行深度對話,以探討政策效果並預測市場趨勢;下午場則分別就「囤房稅對囤屋行為之影響」及「囤房稅對不動產市場之衝擊」兩議題進行了不同視角的剖析,內容豐富精彩。

財政部部長 莊翠雲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說明房屋稅差別稅率2.0(即「囤房稅2.0」)訂定歷程及內容,指出差別稅率三大重點分別為調整稅率、簡化稽徵及防堵租稅漏洞,除了使房屋稅負更合理化及減輕純自住稅負之外,亦特別參據土地稅法規定,規範信託關係中之自益信託以委託人持有戶數計算,防止多屋族可能假藉信託轉移房屋逃稅。莊翠雲部長提出考慮到城鄉差距,「囤房稅2.0」授權各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差別稅率,財政部同時會訂定差別稅率參考基準,使發展情況類似的縣市不致差異過大。部長認為「囤房稅2.0」能夠針對過往政策之癥結,預期實施後可促進房屋正義,達成住、租者有其屋之目標。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 楊松齡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楊松齡表示這次研討會舉辦之目標,在於集結不動產界別的主管機關、專家學者,就「囤房稅2.0」進行意見交流,以有助未來政策法令之推行,繼而進一步健全不動產市場。與談人、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羅光達從學界角度分享修法重點及目標,他認為「囤房稅2.0」主要目的在於「增進非自住住家房屋的有效利用」,一旦政策落實後,地方政府須依照其租賃市場條件因素,重點觀察有否出現「租金上漲、超額轉嫁」之現象。另一與談人、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于俊明則認為,「囤房稅2.0」用「戶數」而非「價值」訂定差別稅率,並不符合財產稅的「應有收益」課徵法理,此舉將違反量能課稅精神,也會讓偏鄉地區、小坪數房屋業主產生相對的剝奪感。他同時指出,「囤房稅2.0」無異鼓勵建商須捨「先建後售」而採「預售屋」形態,與現行政策構成矛盾。

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暨系主任 陳國樑

在下午第一場專題發表「囤房稅對囤屋行為之影響」中,主持人、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林子欽表示,囤房稅利用稅制引導消費者購買房屋的決策,然而在屋主追求私利的前提下,有可能出現延長持有時間的閉鎖現象,且此效果之大小不易預估。發表人、政治大學財政學系系主任陳國樑認為,雖然「囤房稅 2.0」修法後房屋稅負擔增加,但囤房者會同時考慮預期資本利得,在後者大於前者的情形下,恐怕修法亦無法達成增加房屋供給的目標。他建議政府在推動居住正義相關政策時,不一定要侷限在買房的思維,可以將財產稅性質的房屋稅轉型為「居住服務稅」。隨後的與談環節中,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游適銘分享北市府如何應付囤房稅對囤房行為及房市之影響,北市府於103年7月已率先實施多戶差別稅率及提出全國總歸戶之立場,且積極舉辦研討房地稅相關議題之活動,例如邀請國際評價準則委員會(IVSC)CEO來台舉辦座談會。他相信透過多方交流及研討能夠促進囤房稅的修法過程,「囤房稅 2.0」總歸戶的結果可以反映在稅單,政策成效將會逐漸浮現。

第二場專題發表的主題為「囤房稅對不動產市場之衝擊」,發表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林左裕以經濟學理論出發,根據供需法則,「囤房供給釋出」將可引導「房價適度下跌」,是故「有效增加供給」為終極政策目標。除了透過實施「囤房稅 2.0」鼓勵釋出空屋外,他建議政府推動增加房屋供給及房屋替代品之方案,以雙管齊下的方式遏止房市「三高」現象。宏大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卓輝華在與談環節提出,「囤房稅2.0」中以提高稅率之方式鼓勵建商於2年內出售房屋,但卻忽略房市景氣存在「非自願餘屋」之情形,後續建商是否減少生產而影響未來住宅供給乃關注焦點。另一與談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比較新舊制下的囤房稅差異,點出當前房市景氣存在「蓋牌效應」,即無法反映數量和價值之真實面貌。他亦將不動產市場連結到大盤股價變動、股息發放等經濟因素,印證房市買氣與總體經濟之關聯性。

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定期發佈季刊《不動產研究》(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本期以「囤房稅」為主題,收錄產、官、學界專家就課徵房屋稅之正當性、房屋稅稅基問題等議題之見解,亦對海外個案進行考究。中心期望透過線上及線下的討論與分享,促進產、官、學三方的合作,從不同面向鑽研囤房稅的未來政策路向,期許房地產市場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