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海外新知
2024.12.05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公布創紀錄的67.75億元赤字,原因是預購組屋增加,建築成本高昂

新加坡–高昂的建築成本和預購組屋(BTO)供應持續增加,導致建屋發展局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2023 財政年度(financial year, FY)內,創下 67.75億元的房屋赤字,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公共住宅管理局11月7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這比去年國家公共住宅管理局(national public housing authority)記錄的53.8億元赤字高出約26%。

建屋發展局在年報聲明中表示,大部分的赤字(62.25億元)是由於正在興建的組屋的預期虧損、中央公積金建屋補助金的發放,以及出售自置居所計畫補助單位的總虧損所致。

這項計畫的虧損比前一年的46.8億元赤字的紀錄高出33%。

建屋發展局執行長陳明銳(Tan Meng Dui)表示,房屋所有者部分所產生的虧損,顯示建屋發展局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仍致力維持公共住宅的可負擔性質。

他補充說,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建屋發展局開始興建約22,700個預購組屋,較上一財政年度的15,100個單位增加50%。

根據其年度報告,建屋發展局在2023財政年度完成了18,450個新組屋,較上一財政年度的23,782個新單位減少了22%。它還向房主發放了19,345把鑰匙,少於去年發放的21,259 把鑰匙。

在住房所有權部分產生的62.25億元赤字中,37.38億元來自於正在興建的組屋的預期虧損。

該赤字高於2022財政年的27.12億元。建屋發展局表示,這是由於預購組屋增加,而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市場不明朗,建築成本居高不下。

建屋發展局出現赤字的原因是,該局向買家收取的單位銷售金額少於預購組屋的總開發成本和發放的房屋補助金。

此外,建屋發展局在組屋銷售方面也產生了13.69億元的總虧損,儘管銷售單位數量較少,但建屋發展局認為這是由於建築成本上升所致。

在2023財政年,共售出16,844個組屋,較2022財政年售出的18,478個單位減少 8.8%。這些數字不包括單間公寓和以短期租約出售的組屋。

與此同時,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向購買建屋發展局轉售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單位的買家發放的公積金住房補助金總額為9.99億美元,高於前一年的6.86億元。

建屋發展局指出,自2023年2月起,合資格首次購買轉售單位者的公積金購屋津貼(CPF Housing Grant)上調高達30,000元。

另外,建屋發展局在提供出租組屋方面的支出約為1.6億元,因為進行了更多的維修和裝修工作。

該局亦花了3.96億元在提升計畫上,較前一年的5.58億元減少29%。

圖片說明:創紀錄的67.75億元赤字;在住房所有權部分產生的62.25億元赤字中,37.38億元來自於正在興建的組屋的預期虧損;在組屋銷售方面也產生了13.69億元的總虧損;向購買建屋發展局轉售組屋和執行共管公寓單位的買家發放的公積金住房補助金總額為9.99億元;在提供出租組屋方面的支出約為1.6億元;3.96億元在提升計畫上;另有4.46億元用於租賃管理和停車場等設施的管理。

 

建屋發展局在其報告中表示,支出減少是由於房屋改善計畫的支出減少,因為在2023財政年度,約有一半的在建專區處於施工尾聲。

另有4.46億元用於租賃管理和停車場等設施的管理。

根據建屋發展局的財務報表,建屋發展局的房屋赤字總額為72.26億元。計入來自租賃和其他活動的4.51億元盈餘,其總赤字為67.75億元。

建屋發展局每年從財政部獲得補助金以填補赤字。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建屋發展局收到的補助金為67.9億元,高於前一年的53.89億元。

自1960年成立以來,建屋發展局已獲得551.5億元的補助金。

建屋發展局表示,由於為預購組屋提供了顯著的市場折扣和住房補助金,每10個首次購買組屋的家庭中,就有8個可以使用公積金供款來償還建屋發展局貸款,只需支付少量現金或無需支付現金。

它補充說,自2021年以來,它已推出超過82,000個組屋,並有望在2021年至 2025年間向市場推出100,000個組屋。

為了支援這些新組屋,建屋發展局在其報告中表示,它將推出總值12億元的 100項基礎設施工程,為 Bayshore、Tengah、淡滨尼、兀蘭和吉寶俱樂部舊址等建屋市鎮提供服務,這些市鎮將成為大南部海濱的一部分。

這些項目包括場地準備工程以及排水渠、污水渠、道路和巴士站等設施的建設。

【原文網址: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housing/hdb-reports-record-6-775b-deficit-amid-ramp-up-of-bto-flats-high-construction-costs,轉載自Isabelle Liew/海峽時報,113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