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05.19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舉辦「社會住宅政策的挑戰與改進方向」跨學科論壇,匯聚產官學界專家共謀住宅發展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於2025年5月14日舉辦「社會住宅政策的挑戰與改進方向」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專家進行跨領域對話,為社會住宅的發展現況、潛在挑戰及未來政策方向提出建言。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楊松齡(左)、監察院監察委員施錦芳(右)

 

跨學科合作,共探住宅議題

本次座談會由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主辦,並與社會工作研究所協辦,彰顯了社科院對於跨學科合作的重視。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主任楊松齡首先代表主辦單位致詞,強調住宅議題的重要性,以及中心將持續促進相關議題的討論與提供產官學交流平台。政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羅光達亦表示,本次活動提供了一個在地的平台,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社會住宅議題。 監察院監察委員施錦芳嘉許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對不動產重大議題,持續的關注並提供意見平台,同時分享了過往透過調查報告檢視住宅政策的經驗,並期許本次座談會能為未來政策執行提供反思方向。

政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羅光達

 

專家學者分享,剖析政策現況與挑戰

座談會中,前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副主任廖雪妃以「社會住宅的入住資格、公平性、供需現況與經營管理」為題,指出近年在買房租房負擔逐年加重、人口結構轉變的影響下,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住宅,提出「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預期2032年能達成10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 儘管社會住宅的設立意圖良善,然而政府必須持續檢視其政策,例如訂定租金分級收費原則、建立社宅入住輪候制度、多元興辦社宅等,以提升公平性及更有效回應民間需求。 廖副主任亦認為,現時社會住宅之營運缺乏中央地方協作平台,未來應建立跨部門資源與溝通平台,幫助有效整合修繕、服務與社福支援之社區資源。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則以「社會住宅對弱勢族群的影響」為題,他分享居住環境攸關社福處遇工作之順利,然而台灣民間租屋市場經常將弱勢家庭、高齡租客排除在外,政府推動社會住宅發展的過程中,亦面臨房屋供不應求、土地取得限制、社會價值觀等挑戰。 為了促進住宅結合福利服務的社會性功能,非政府組織(NGO)開始承租位於台北市的社宅,在「NGO承租莒光社宅計畫」擔任合共11戶的二房東,協助弱勢族群租住,培養他們重回租屋市場的能力。 呂秉怡執行長認為,社會住宅計畫不只是提供居住空間,還需要連結社會福利服務,透過關懷協助及互助包容的社區工作,才可更有效地推進居住正義。

臺北市地政局局長王瑞雲(左)、政大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江穎慧(右)

 

跨學科論壇,激盪多元觀點

在跨學科論壇環節,由政大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王明聖主持,臺北市地政局局長王瑞雲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孫一信、以及政大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江穎慧,共同就「社會住宅、社區融合與居住正義如何達成:兼論世代正義與融合的可能性」進行深入討論。台北市地政局局長王瑞雲與談時表示,地政局是租屋交易安全機制的守門人,為確保市場運作有序以保障多方權益,近年來通過落實契約查核、租屋友善廣告標示、建立青銀租屋資訊查詢平台等措施,從制度改革著手,使租屋成為「快速媒合、安心生活」的起點。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孫一信則以民間團體觀點指出,民間團體可在社會住宅中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參與公部門就社宅應提供之社福服務架構性協商,此外他亦就《住宅法》提供政策修改建議,例如委託民間社福團體以社區營造方式,為社宅居民提供相關服務。 政大地政學系助理教授江穎慧引用OECD國家住宅指標,顯示台灣在住宅發展上仍落後國際標準,因此她建議政府應強化跨部門協作與資源整合,才能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社會融合程度,繼而達成永續發展的願景。

跨學科與談時段

 

促進產官學合作,共築健全住宅市場

本次座談會成功匯聚了不動產、社會工作、政府部門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不僅促進了跨學科的交流與對話,也為社會住宅政策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相關活動,推動產官學研的合作,為健全台灣的住宅市場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