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房地產價格飆漲,不良商家在許多情況下迫使老年人出售房屋。政府必須迅速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
有許多糾紛是由於售後回租合約(leaseback contracts)引起的,根據這些契約,房主將房產出售給房地產公司,並將所得收益作為租金繼續居住在家中。根據日本國民生活中心(National Consumer Affairs Center of Japan)的資料顯示,上個財政年度該中心共收到239項有關此問題的諮詢請求,比五年前多了 10倍。
在一個案例中,一位70多歲的婦人面臨經濟困難,以1,600萬日圓的價格將她的公寓單位賣給房地產經紀人,條件是每月只需支付6萬日圓的租金即可繼續居住。然而,租金卻突然提高到11萬日圓,她說如果無法支付,就會被逼搬走。
在另一個案例中,有人不斷被催促簽約,當他們日後想取消合約時,卻被收取 600萬日圓的罰款。在其他案例中,房主被迫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出售房屋。
來中心諮詢的大多是判斷能力下降的老人。房地產價格正在上漲,尤其是在城市地區。有些商家似乎在用花言巧語購買房屋,然後再以更高的價格轉售以牟取暴利。這種針對弱勢族群的不道德商業行為不容忽視。
售後回租制度(Sale-Leaseback)本身並無問題。該制度的應用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例如,一些打算入住養老機構的房主希望出售房屋以籌集資金,同時繼續住在家裡,直到有空位為止。
問題在於有些公司反覆進行強行推銷。在新冠疫情期間,一些公司主動聯繫獨居老人,提出購買其房屋的情況似乎有所增加。
據說,這些不道德的公司通常不會對合約條款進行適當的解釋,例如出售後的租賃期限、租金上漲幅度以及取消合約的違約金。
老年人在未完全理解條款的情況下簽訂合約的情況並不少見。有時,由於老年人仍住在同一處房屋中,居住在其他地方的親屬難以察覺房屋出售。
政府需要製定具體的指導方針,明確公司在簽訂合約前需要說明的內容,以及如何避免因公司理解客戶意圖的方式而引發的糾紛。房地產行業組織也應制定規則,禁止不道德的推銷行為。
在保險業,金融廳已出台了公司向老年人出售房屋的指導方針,要求家屬在場、討論記錄並給予充足的時間進行考慮。這些措施可以作為參考。
對於老年人來說,失去他們已經習慣的房屋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家庭成員和老年人周圍的其他人應該密切注意任何異常變化。
【原文網址:https://japannews.yomiuri.co.jp/editorial/yomiuri-editorial/20250622-265409/,轉載自讀賣新聞,2025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