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海外新知
2025.05.02

【新加坡】組屋轉售持平,私人住宅價格緩和;宏觀經濟前景令人擔憂

新加坡–由於兩個市場的房屋供應增加,加上轉售組屋數量和整體私人住宅交易量放緩,2025年第一季公共和私人房地產價格增長速度放緩。

儘管第一季兩種住房類型的需求都保持穩定,但分析師警告稱,由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未來可能出現下行風險。

經過連續20個季度的牛市,第一季組屋轉售價格上漲了1.6%,這是自2023年第四季以來的最低增幅,為1.1%。相比之下,2024年第三季和第四季的價格分別上漲了2.7%和2.6%。

在私人住宅方面,市區重建局(URA)公佈的第一季整體私人住宅價格指數成長 0.8%,成長較慢,超過初步預估的0.6%。由於所有細分市場非有地房產的價格動能均減弱,因此增幅遠低於上一季的2.3%。

隨著一些價格阻力的出現,組屋價格季度增長的數量從第四季度的20個下降到第一季度的19個。根據 OrangeTee Group的資料,在同一時期,每季價格下跌的屋苑從6個增加到7個。

2025年第一季度,轉售組屋總銷量從2024年第四季的6,424套成長2.6%至 6,590套。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轉售公寓總銷量從2024年第一季的7,068套下降了6.8%。這是自2020年第一季(交易量為5,893套)以來的第一季最低銷量。

OrangeTee的首席研究員兼策略師Christine Sun指出,由於建屋局在2025年2月的預購組屋(BTO)和剩餘組屋(Sale of Balance Flats, SBF)銷售活動中推出超過10,000個新組屋,因此轉售組屋市場面臨來自預購組屋市場的激烈競爭。

她說,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如果就業保障和家庭收入持續增長,而且私人住宅業主縮減購買轉售組屋的規模,以及注重預算的買家在組屋領域升級該住房,那麼轉售組屋的需求可能會保持穩定。

ERA Singapore的主要主管Eugene Lim預期,第二季的轉售組屋交易量將會反彈,因為未能成功申請預購組屋的買家將會重返轉售市場。他補充說,「但其他人可能會等待即將在7月推出的預購組屋和剩餘組屋銷售,買家可以期待(在金文泰、淡賓尼和大巴窑等熱門地點推出)這些銷售。」

與此同時,有地私人房地產價格穩定,第一季上漲0.4%,上一季則下跌 0.1%。

無地權私人住宅(Non-landed properties)價格上漲 1%,第四季則上漲 3%。所有三個次級市場的價格漲幅均有所放緩 - 城市邊緣地區以1.7%的季度漲幅領先,其次是黃金地段,漲幅為0.8%,郊區漲幅為0.3%。

第一季,開發商共開發了3,375個新的私人住宅,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 (EC),比上一季的3,420個單位減少了1.3%。

由於淡濱尼的Parktown Residence、Lentor Central Residences 和金文泰的 Elta 等新樓盤的推出,這些郊區佔據了總銷量的大部分,共售出2,238套,創下十多年來該子市場的最高季度銷量。

PropNex執行長Ismail Gafoor 指出,人們對執行共管公寓(EC)市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擁有760個單位的淡濱尼Aurelle自3月推出後一個月內就銷售一空。他表示:「政府土地銷售計劃下行共管公寓地塊供應量的增加將滿足行共管公寓類住宅的健康需求,並有助於保持價格穩定。」

根據市建局的資料,第一季推出發售的未建成私人住宅有3,139個單位,上一季則有3,425個單位。

轉售市場在第一季創下3,565宗交易,較上季下跌3.7%,原因是新推出的項目激增。

ERA Singapore執行長Marcus Chu表示:「自2024年底以來,新房市場在總交易量中的份額有所增長,2024年第一季為27.5%,2025年第一季則上升至 46.5%。」

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私人住宅租賃市場在上一季保持不變的基礎上,成長了 0.4%。但分析師警告稱,如果企業因貿易戰的影響而不願擴大業務、增加員工人數或削減外籍員工的住宿福利,需求可能會受到影響。

轉售組屋租賃市場的情況略有不同,第一季需求大幅增長,建屋發展局批准了 9,662套租賃,為五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季度數據。這一數字較第四季的 8,603 項批准增加了12.3%。

PropNex 研究和內容主管Wong Siew Ying表示:「等待新房竣工的家庭、外國工人和國際學生的健康租賃需求,加上最低入住期限(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 MOP)單位存量有限,可能會在2025年支撐組屋租賃市場。」

【原文網址:https://www.straitstimes.com/singapore/housing/hdb-resale-flat-private-home-prices-moderating-macroeconomic-outlook-a-concern,轉載自Grace Leong/海峽時報,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