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報告的房屋裝修詐騙案件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被騙簽署不必要的維修合約或支付高昂的費用。
儘管警方敦促採取更有效的預防措施,但負責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的國土交通省卻難以應對。建築業部對於實施更嚴格的監管仍持謹慎態度,擔心更嚴格的管控可能會給沒有僱員的個體經營者帶來過度負擔。
今年3月,東京警視廳逮捕了兩名涉嫌參與欺騙性裝修工程的男子。警方認為,這些嫌疑犯領導著不同的「tokuryu」犯罪團夥,即聯繫鬆散的匿名犯罪團夥。
典型的案例是,欺騙性承包商利用老年房主的恐懼心理,透過提出「如果不改變結構,房子就會傾斜」等令人震驚的說法,迫使他們簽署裝修合約。
據警方介紹,以其中一名嫌疑人、49歲的Kaneyuki Shimizu為首的詐騙團夥據信曾對居民進行突然造訪,謊稱他們正在附近進行建築工作,並注意到受害者房屋的屋頂瓦片似乎捲曲起來。
另一名嫌疑人是36歲的準黑幫組織實際領導人Tatsumi Saito,他和他的同夥據稱提供免費的房屋檢查,並謊稱他們之前曾在受害者的房屋上進行過工作。
警察廳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破獲66件房屋裝修詐騙案,為2010年全國開始統計以來的最高值。
一位高級警官表示,裝修工程詐騙案的增加,主要是由於缺乏規範小型建築工程的法規所造成的法律漏洞。
根據建築營業法,價值500萬日圓或以上的建築合約必須獲得國土交通省大臣或工程所在地縣知事的批准。違規者將面臨長達三年的監禁或不超過300萬日圓的罰款。
據熟悉調查情況的消息人士透露,Shimizu向客戶收取的費用過高,每份合約的費用都控制在500萬日圓以下。當成本可能超過這個水準時,他涉嫌將工作分拆成多個較小的合同,以避免因非法活動而被發現。
同時,日本國家消費者事務中心在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期間收到的上門房屋裝修銷售諮詢請求中,90%以上涉及價值低於500萬日圓的建築工程。
一名高級警官表示:「此類翻修工程不需要監管部門的批准,這給不法承包商留下了可乘之機。」「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杜絕這種現象,建築行業本身的聲譽就會受損。」
一旦裝修工程完成,就很難證明其沒有必要,這使得建立詐欺案件變得十分困難。
高級警官呼籲修改法律,包括降低裝修和其他建築工程受監管的合約價值門檻。
就其本身而言,對建築業法擁有管轄權的土地與基礎建設部,對於收緊合約規模標準仍持謹慎態度,儘管該部門承認有必要採取一些措施,以解決有問題的裝修問題。
若要依法獲得認可,承包商必須向中央政府提交詳述其營業狀況的財務報表,以及證明其工作歷史的文件。根據一位省級官員表示,審核程序平均需要140 小時才能完成,對獨資經營者造成沉重負擔,估計他們佔日本所有建築業經營者的15%。
業界團體對於是否應該引入更嚴格的標準也意見不一。
日本擴建改建會議組織(Japan Extension Remodeling Conference Organization)的高級官員 Yasuo Soma 表示支持收緊規定,他說:「建築工程許可證是信任的證明,(更嚴格的標準)將會帶來更多的商機。」
另一方面,小型企業工會組織「全國建築工人工會聯合會(National Federation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Unions)」住房措施部門主管 Kenji Takahashi 承認有必要解決裝修欺詐問題,但也表示了憂慮,他說:「更嚴格的要求可能會迫使一些企業主停業。
【原文網址: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5/05/08/japan/crime-legal/japan-home-renovation-scams/,轉載自日本時報,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