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紐西蘭人幾乎無法想像該國高昂的房價會下跌。
紐西蘭的房地產市場被認為是全球最難負擔的市場之一,房價幾乎是平均收入的九倍,供應量極為低廉。資金充裕的投資者將絕望的首次購屋者擠出了市場。
一些低收入或無業人員被迫無家可歸,社會住宅候補名單激增。 2021年中,危機達到白熱化,全國平均房價超過100萬紐西蘭元。
但現在,這些價格正呈下降趨勢。根據紐西蘭房產估價公司(Quotable Value, QV)的數據,自2021年以來,全國平均房價已下跌13%,其中奧克蘭下跌近20%,威靈頓下跌30%。這引發了人們對紐西蘭是否最終扭轉住房危機,以及這對全球其他過熱市場意義的質疑。
在疫情爆發前的幾十年裡,擁有住房對許多紐西蘭人來說已成為越來越遙遠的希望。
城市規劃法規阻礙了住房發展,公共住宅被拋售,人口迅速增長,給有限的住房供應帶來了壓力。
收入的成長速度趕不上房價的成長速度,而且該國的稅收和貸款制度有利於投資者和房主,這使得首次購屋者更難進入市場。
疫情期間,紐西蘭的住房危機急劇惡化。
Infmetrics經濟學家兼執行長Brad Olsen表示:「新冠疫情讓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刺激經濟,我們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準,效果非常好,全國房價一度比一年前上漲了20-30%。」
房價上漲時,投資者「會變得非常活躍」,QV的全國發言人Andrea Rush說:「每個人都會加入這股熱潮。」
同時,該時期的高移民數量也增加了市場壓力。
Rush說:「當時,我們每年淨增超過10萬名移民和紐西蘭人,他們都需要住的地方。」
如今,情況正在逆轉。 QV最新季度數據顯示,自2022年1月的高峰以來,全國平均房價已下降13.1%,新房平均價格略高於90萬元。
Rush表示,多種因素推動了這一下降趨勢。疫情期間極低的利率近年來已從約2%升至7-8%,這使得借貸「變得異常困難」。
Rush表示,紐西蘭的高失業率以及創紀錄數量的紐西蘭人移居海外也改變了紐西蘭的格局。
同時,奧克蘭大學房地產高級講師Michael Rehm博士表示,促進集約化的政策開始取得成效。
Rehm表示:「各級政府都希望促進住房供應。」他補充說,隨著需求放緩、供應增加,人們不再認為住房是一項安全的投資。
「買家和賣家開始有這樣的印象,即紐西蘭的房價並不總是上漲,而我們終於打破了這種長期存在的信念。」
對於那些在市場高峰期買房的人來說,房價下跌可能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痛苦,但對於首次購房者和租屋者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他們可以享受更便宜的租金。
那麼,住房危機結束了嗎?專家們給了響亮的答案:「沒有」。
Olsen表示,只有與「珠穆朗瑪峰般的房價」相比,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才算負擔得起。平均家庭收入的約40%用於抵押貸款,這比高峰時期的47%左右有所下降,但總體而言仍然負擔不起。
Rehm表示,解決危機需要讓房價與家庭收入更同步。「但我們的情況仍然很失衡。」
同時,利率也高於高峰時期。Rush表示,以6%或5.5%的利率(而非疫情期間的2%)償還抵押貸款,可能會使房屋價格更高。
紐西蘭總理克里斯多福·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本週告訴紐西蘭廣播電台(RNZ),他希望看到房價溫和上漲。然而,住房部長克里斯·畢曉普(Christopher Bishop)則希望看到房價下降。
Olsen表示:「房價徹底下跌實際上是有利的。」他補充說,將投資與住房脫鉤是一件好事。」
Olsen說,這將會很困難,因為很多人的財富都和房子綁在一起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經看到了過熱且過高的房地產市場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弊病和社會挑戰。」
長期以來,紐西蘭一直被視為全球房地產市場的「在煤礦中的金絲雀(a canary in a coal mine)」。它並非唯一一個經歷房價大幅逆轉的國家。自2022年以來,加拿大房價已下跌15萬加元,導致加拿大房價中位數下降近20%。
與此同時,澳洲尚未經歷股市崩盤,並將「密切關注當地局勢」,Rehm表示。與紐西蘭一樣,澳洲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並不多。
「很多夫妻投資者……他們都指望房價會上漲,但如果房價沒有上漲,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Olsen表示,澳洲可能會羨慕紐西蘭市場放緩,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價格持續上漲。
「如果我看看像澳洲這樣的其他國家,我不知道我是否會說:「你知道嗎,情況看起來正在好轉。』」他們只是越來越負擔不起。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aug/29/new-zealand-house-prices-falling-could-this-happen-elsewhere,轉載自Eva Corlett/衛報,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