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徐芳達週四(9月18日)宣布,政府將審查公共住房的收入上限,並為單身人士、老年人和大家庭提供更多住房選擇。
部長在總統演講附錄中表示,透過在不同地區提供大量按訂單建造的預購組屋(Build-To-Order, BTO),包括更多等待時間更短的公寓,以及為私人住房保留大量土地,公共住房將保持價格合理且易於獲得。
政府也將繼續改善公共租賃住房,包括升級改造老舊租賃大樓,並為更多租屋家庭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住房。
隨著近年來薪資上漲,夫妻申請BTO組屋的收入上限已超過目前的1.4萬元,因此有人呼籲重新審查提高這一上限。單身人士必須年滿35歲,收入不超過7,000元,才有資格購買BTO組屋。
本週,新加坡各部會公佈了本屆政府的計劃,並提供了更多細節,闡述了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於9月5日議會開幕時分享的一些要點。總統致詞闡述了政府在新任期內擬採取的方向、政策和計劃。
徐芳達表示,政府將制定並充實自願提早重建計劃(Voluntary Early Redevelopment Scheme, VERS)的框架,並對老舊社區和住宅區進行翻新,使其更加宜居、充滿活力且對老年人更加友好。
部長補充說,政府還在審查立法,以確保私人住房項目的管理公司維護和升級其老化的開發項目,以滿足居民的需求。
商業樞紐和工作場所將煥發活力,讓工作地點更貼近家。北部、東部和西部門戶將發展成為重要的經濟樞紐,而市中心將繼續成為重要的商業、旅遊和文化中心,鞏固新加坡作為全球樞紐的地位。
北部門戶的主要商業樞紐包括兀蘭區域中心和位於雙溪加株的全新農業食品創新園區。東部門戶包括樟宜商業園區和即將落成的樟宜東都會區,西部門戶則以裕廊湖區為中心,該區可望成為新加坡除中心區外最大的商業區。
營造有利於企業的經營環境將成為重點;國家發展部將與產業夥伴合作,催化新的成長機會,徐芳達表示。
「這包括透過商業改善區計畫授權商業地產所有者進行場所管理,並與當地公司合作開發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這將使新加坡和國外的建築環境部門受益。」
週四,新加坡交通部代理部長蕭振祥宣布了交通部加強新加坡空中、海上和跨境陸地連通性的計畫。
他說:「交通運輸部將透過加強與主要合作夥伴的國際合作和戰略協議,繼續擴大海陸空運輸的國際聯繫。」
「這將增強新加坡作為全球供應鏈中值得信賴的節點和亞洲與世界之間重要連接器的地位,同時擴大企業機會,為新加坡人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
預計到 2026 年 12 月,新山–新加坡快速交通系統(Rapid Transit System, RTS)連接線將投入運營,僅需五分鐘即可從兀蘭北連接到武吉查卡。
蕭振祥表示,RTS預計每小時可運送多達10,000名乘客,將服務於柔佛
–新加坡經濟特區,並加強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經濟和人員聯繫。
樟宜機場5號航站樓將於2030年代中期投入運營,屆時樟宜機場的年客運量將提高50%以上,服務約5000萬名乘客。
蕭振祥表示,樟宜東工業區和改建後的樟宜航空貨運中心將使新加坡的航空貨運處理能力提高 80%,達到每年540萬噸。
佔地40公頃的樟宜東市區位於5號航站樓(T5)門口,將被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和商業中心。
蕭振祥表示:「在5號航站樓啟用前,交通部將與三方合作夥伴攜手,透過職業轉型、技能提升以及採用自動駕駛空側車輛和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優化運營,從而提升航空職業發展水準。透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我們的航空樞紐也將變得更加可持續。
大士港預計於2040年代竣工,年吞吐量將達到6500萬個20英尺當量單位,比現在高出近60%。
蕭振祥表示,在國內方面,交通部將與鐵路營運商和工人合作,投資系統和培訓,以改善新加坡鐵路資產的監控、維護和更新。
「隨著鐵路網絡的發展和老化,維持高鐵路可靠性標準仍將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
政府正在持續擴大鐵路網絡。他表示,到2030年代初,每10戶家庭中就有8戶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火車站,將使新加坡成為世界上交通最方便的城市之一。
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以補充公共交通網絡,增強交通節點和主要設施之間的首英里和最後一英里連通性,從2025年底的榜鵝開始。
「未來幾年,我們將關閉環線,延長濱海市區線和湯申-東海岸線,並逐步開通新的裕廊區域線(JRL)。」
「2030 年代末和 2040 年代初的下一輪鐵路擴建將包括JRL的西海岸延伸線以及實裡達線和登加線。」
隨著新加坡致力於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永續發展與環境部(Ministry for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MSE)將與合作夥伴共同製定緩解措施,例如碳信用市場和碳捕獲、利用和儲存解決方案。
2019年推出的碳稅是一個關鍵推動因素,它將向整個經濟發出價格訊號,幫助企業規劃和內部化碳排放成本。
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表示,新加坡也正在製定國家適應計劃,該計劃將闡明應對物理風險和氣候變遷影響的針對性策略。
為了提高新加坡的抗熱能力,該部將增加對科學技術的投資,以找到創新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高溫對新加坡人口的影響。
為了因應海平面上升,MSE正在新加坡海岸線沿線進行特定地點的研究,以實施海岸 保護措施。
MSE也將透過繼續實現糧食進口來源多樣化來增強國家的糧食供應彈性;它還將建立基本食品的儲備,並幫助新加坡當地的農業食品產業擴大規模,提高生產力和氣候適應能力。
傅海燕說:「為了支持提供負擔得起的食品選擇,政府將在未來20到30年內投資高達10億元來升級現有的小販中心,並建造五個新的小販中心。」
該部將重點關注的另一個領域是建立核安和治理能力。
傅海燕表示,隨著區域國家探索利用核能,新加坡將加強區域和國際民用核能合作,提高事故應變能力。
【原文網址: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singapore/economy-policy/singapore-review-public-housing-income-ceiling-study-options-singles-seniors-large-families,轉載自Jessie Lim/商業時報,2025年9月18日】